在程序员圈子里比较流行这样一句话“会写程序的干不过会写 PPT 的”,还记得 2019 年新东方年会的一首《放飞自我》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戳中了绝大大多数程序员的内心
“干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一时间大家好像都认同了这个说法,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无奈。
(一)
随着自己从业超过 10 年有余,不管是从网络上还是工作中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能人之后,对于真正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认识。
在一开始我会觉得那些沉默寡言并且技术还好的才是真正的大神,那些会点技术就开始给人讲的是在班门弄斧。然而,当给团队分享一些技术分享的时候,发现想把一件事给绝大多数不了解的人说明白其实也同样是一种能力。
- 首先,在给人讲之前首先得自己完全弄明白
- 其次,还要想别人可能会问的问题自己否能答出来
- 最后,故事线是什么,怎样逻辑清晰的讲出来
(二)
最近吴军老师在得到上开设了一门《阅读和写作》里他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项目组中有三个人,第一个人擅长于做专业工作,组里最重要的工作都是他做的,其他人也经常要靠他来指导;第二个人擅长把大家组织到一起,当大家遇到困难时,他能够鼓舞大家的士气,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第三个人能把他们组的工作讲清楚。
如果老板要从这几个人中提拔一个人,谁的机会最大呢?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是那个专业能力特别强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第三个人最大。为什么呢?
我们假想一下三个人去做汇报的场景
第一个人去做汇报,他讲了一堆专业细节,领导听得无趣,最后他既没有让全组的工作被上级认可,也没有争取到什么资源。也许第二次大家就不推举他做代表了,或者这个项目受不到重视解散了。
如果是那个善于组织的人去作报告呢?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行政管理人员,在具体的项目上一直在外围转悠,指手画脚,细节根本讲不清楚,当然汇报的效果也好不了。
如果是大家找那个会讲的人去汇报,那么全组的工作最有可能得到认可,而且还争取来很多资源。于是大家都有好处,接下来还会让他代表大家去汇报。久而久之,在外人的印象里,他的功劳第一。
这不是编的故事,大家在单位里看看周围,就会发现情况和这里说的大同小异,这是在一个单位里自然选择的结果。通常由表达能力好的人去汇报工作和作报告,这样的人也因此更容易被看见,被提拔。
(三)
很多在外企工作的小伙伴会注意到,很多公司的高管都是印度人,我自己也听过印度人在跟领导汇报工作,发现他们讲的确实比我讲的好太多,抛开英语层面不说,在内容和准备方面,确实有这么几点需要像他们学习的。
- PPT 做的很好,用结构化的图表达
- 有核心,有重点
- 能串起一个故事来,把事情说清楚
最后你发现印度人做的你都有,比他做的还好,他没有的你也有。但是,他讲的比你好,另在场的所有人都印象深刻,都觉得很牛逼,只有你呵呵一笑。
作为程序员,吃技术这碗饭,提高技术固然不可缺少,但同时锻炼自己的写作和表达的能力才会更有机会打造自己的品牌,让自己走的更高更远。
最后
最近自己要准备一个英文的 PPT 给国外的老大做分享,我的领导的审核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并深刻的发现,同样想表达一个意思,自己的表达和领导的表达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举一个例子,为什么用 Jenkins 共享库?来对比修改前后的差别
修改前:In the early stage of doing this work one year ago, I wrote many duplicate code such as sending emails, printing logs. Shared Libraries could help to solve this problem …
修改后:Just like writing any application code, that we need to create functions, subroutines for reuse and sharing purpose. The same logic applies to Jenkins configuration code …
其实没有必要说自己一开始走的一些弯路和错误,虽然很诚实,但这种表达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另外,从开场白,每页 PPT 之间的衔接,结束语都给出了修改意见。
到这里,我彻底抛开了对写 PPT 曾经有过的偏见,并认为写好 PPT 是一种能力。
不说了,继续改我的 PPT、背稿去了 …